聚焦强军兴军,创新“三为”育人理念,构建“三融合九对接”定向军士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姓军为军,一批批定向培养军士实现了从校园到部队的跨越之路,汇聚成一首首动听军歌。
追随哥哥脚步 投身军营报效祖国
“我的哥哥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的一名定向培养士官,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听到他讲在学校学习、训练的事情,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年之后,哥哥毕业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火箭军士官,‘光荣之家’的牌匾挂在了大门上,作为一名军人家属,我备感自豪。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立志向哥哥看齐,从军报国。”跟随哥哥的脚步,2021年高考结束后,余得志填报了长沙航院,如愿成为无人机专业定向培养军士生。

在校期间,每当有懈怠、迷茫的时候,余得志就会向哥哥“打报告”。哥哥每次都会用自身的经历为他指点迷津。“哥哥开导我,‘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如今有机会进入部队这所‘大学校’,你要好好加油。”
“去年,哥哥顺利成为了二级上士。现在,我也要光荣入伍了。”余得志激动地说:“我要像哥哥一样,扎根军营,刻苦训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部队大熔炉中建功立业。”
延续光荣传统 四代戎装报国
“我的曾祖父1944年参军,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我的爷爷1968年入伍,曾在原南京军区某部服役20年;我的父亲在武警安徽总队服过役,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这里,我要入伍了!”长沙航空职院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2103班的王杰深受祖父辈影响,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军人,传承红色家风,献身国防事业。

入校后,王杰一直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乐于助人,精技强能,学习训练一直名列班级前茅。2023年11月,“砺鹰低空·2023”陆军第三届定向培养军士技能竞赛航空机务专业赛项在四川宜宾举行,担任参赛队长和小组长的他,与参赛队员密切协作,刻苦训练,追求卓越,最终获得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王杰,你即将踏上参军入伍的旅程,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愿你在军营中,时刻牢记使命在身,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忠诚的品质,像前辈一样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像英雄一样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远在安徽老家的爷爷对他寄予希望。
“入伍后,我将追寻祖辈足迹,传承光荣传统,将青春梦想融入强军实践,在火热军营的广阔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和汗水履行保家卫国的钢铁誓言。”王杰满怀自信地说道。
百炼成钢 技能成才报祖国
“最值得欣赏的,是我奋斗的足迹,我相信我自己一定能行。”这是长沙航院2021级飞电维修2104军士生田开茗的座右铭。

“电对于飞机就像血液对于我们身体一样重要,可以说是飞机运转的生命源泉。”专业老师课上的一段话,让田开茗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职业的神圣感油然而生。在校期间,田开茗积极备战各项赛事。在备战2023年空军“机务尖兵-2023”定向培养军士学员能力考核阶段,他积极探索提升电路装调焊接速度,经过上千次尝试,最终找到了方法,极大缩短了焊接时间。最终,他所在的团队获得了“2023-机务尖兵”(定向培养军士)比武第二名。
“其实焊接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上至神舟飞天,下到蛟龙入海,目之所及都有焊接的身影。比如我们这个焊接芯片元器件电,就是飞机电子维修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田开茗骄傲地说。
余得志、王杰、田开茗是长沙航院军士学院众多学子的一个缩影。未来,他们将坚守奉献国防之初心,矢志强军兴军之使命,立志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据悉,该院21级定向培养军士在校学习期间,18人荣获国家奖学金,157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77人荣获军队、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157人获评优秀大学生标兵,149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者:郭辉 通讯员:赵常霖 胡忠建
责编:陈玮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